剛剛,被帶走,又一位中國前首富倒下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 | 華商韜略,作者 | 華彥

被警方帶走未歸的李河君,或許會在某些時刻,特別懷念2015年3月。

3月5日那一天,漢能薄膜發電的股價衝到了9.07港元,李河君持有的股權,因此價值2552億人民幣,這讓他超越馬雲、王健林、馬化騰、宗慶后等一眾新老人物,躋身中國內地首富。

對這頂新帽子,李河君的看法是:我對首富並不關心。

但當他說出這番話的時候,烏雲正朝着漢能的天空加速趕來。

01 日投千萬,狂人豪賭水電

2002年那場豪賭,是李河君一生最重要的決定之一。

拿着5萬塊借來的資金,廣東人李河君曾經在中關村賣過电子元器件、計算機,後來做貿易、投礦產、做礦泉水生意。

在1993年,李河君已經賺到了幾千萬,不甘心一直做一個二道販子的他,迎面撞上了一個空前的機會。

90年代的中國,正在工業化的階梯上快速攀升。國家電力供應緊張,大力鼓勵民營企業發展小水電。

幾經周折后,李河君把發展方向鎖定在這個領域,不斷擴大自己的水電版圖。

從1993年到2003年,他把自己有的、自己能借到的錢都砸進了水電站,從廣東、浙江、廣西一直干到青海。其中,標誌性案例包括以12億元收購青海尼那水電站。

依託將近10年的基礎,到2002年,李河君構思出了一個嚇死人的偉大計劃:在金沙江中游,投資750億元,興建6座總裝機容量約1400萬千瓦大型水電站的大藍圖。

曾經,舉全國之力才搞出一個葛洲壩,而李河君的這張藍圖相當於5個葛洲壩。整個行業當然不相信他。國家發改委也不由分說地把6個項目,全部分給了剛剛成立的國有電力企業,如華能、華電、大唐。

沒煮熟的鴨子飛了,李河君也絕不答應。走投無路下,他真的瘋了:把發改委告上法庭,逢人便講:“是他們把我們逼急了!”

峰迴路轉的是,在一位高層領導表態,應該給民營企業一個機會的關照下,李河君雖然贏得不夠偉大,但也可以算是贏家:他獲得了6個項目中規模大過葛洲壩,也是條件最好的一個——金安橋水電項目。

▲漢能金安橋水電站總裝機300萬千瓦仍是目前全球由民營企業投建的最大水電站

但這個項目,卻幾乎壓死了李河君。

李河君需要面對的,首先是體制上的障礙,要層層去突破,處處去燒香。其次,是移民、技術、工程建設等一系列的問題。整個金安橋,施工現場涉及河流長達8公里,築起的壩高180米。最大的挑戰來自資金壓力。開工高峰期,每天需要上千萬的投入。

手上的錢投光了,李河君就到處借。借不到了,就丟卒保帥,把前些年建設的效益好的優質電站一個一個出售,包括青海尼那水電站也都被忍痛割愛。

能賣的資產都賣了,還不夠,李河君就開大會,開小會,把高管個人和家裡的錢一個一個往外掏。但即便這樣,金安橋依然像個無底洞,不知何時能到頭。

各種壓力下,不少人與李河君分道揚鑣。也有人趁機下手,告訴李河君不必這麼辛苦,把項目盤給他們好了,並且開出讓他可以賺到兩、三百億的條件。

困難重重中,李河君鋼鐵意志,向死而生,遇到人就講,這早已不是錢的事,只要我還有口氣,就要博到底。

精誠所至,金安橋終於金石為開。

2011年3月,金安橋一期240萬千瓦機組併網發電。當天,李河君搞了一場盛大慶典,把朱軍、朱迅、譚晶、汪峰、孫楠、韓紅、郭峰、毛阿敏等明星一一請到現場,為艱難抗戰的光榮勝利乾杯,並以“一件事情你堅持90%的時候,只有10%的收穫;堅持到最後的10%,就有90%的收穫”的慶典感言,一抒胸中志氣與惡氣。

累計投資近200億元的金安橋電站,總裝機容量達300萬千瓦,是國內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民營企業建設的百萬千瓦級特大型水電項目,同時也是全球最大的由民企投建的水電站。它也讓李河君成為大贏家。按2萬元/千瓦的裝機容量來算,金安橋電站價值600億元,除掉100億元負債,凈資產高達500億元。

包括金安橋電站,漢能目前控股或參股的水電站的權益裝機容量已高達600萬千瓦,其規模相當於2.3個葛洲壩。

一個金安橋,名和利都足夠了,但狂人李河君的選擇卻是:繼續把自己拋入更大的狂浪。動靜更大,目標更高。

02 彼棄我取,狂人二賭光伏

在對漢能的復盤中,有一個始終繞不過去的詞:光伏。

李河君看待光伏產業的態度,經歷了一個很有趣的循環。

由於身處水電行業,他曾經有很多和其他清潔能源領域打交道的機會。在2006年擔任全國工商聯副主席的時候,正是他牽頭創立了新能源商會。

彼時的光伏產業,正處在尷尬境地中。以行業中體量最大,也最主流的多晶硅為例,在高利潤驅動下,養豬養魚的都往裡面擠,最終從暴利走向虧損,被國家以“產能過剩”為由,進行了大規模的洗牌式調控。

對比現金流很好的水電,李河君對光伏產業實在不屑一顧,他甚至公開嘲笑道:你們成本這麼貴,搞到什麼年月是個頭啊。

但就在說出這句話不久之後,李河君卻突然做出了決定:進軍光伏產業。

讓李河君態度來了個大轉彎的原因,在於他堅定地認為:不是光伏不行,而是搞光伏的人不行,統統把方向搞錯了。

光伏領域存在兩條技術與產品路線——薄膜和晶硅。當時,市場普遍做的是晶硅。

這個路線,源於此前幾年,晶硅發電和薄膜發電曾經展開過一場聲勢浩大的技術、市場和成本競賽。

起初,兩條路徑各有優劣。晶硅發電原材料價格昂貴,但轉化率高,穩定,使用壽命長;薄膜發電原材料價格便宜,成本方面略有優勢,但佔地面積大,轉化率低,技術難度也大得多。

可沒過多久,多晶硅材料價格迅速從每公斤500美元下跌到每公斤50美元。薄膜發電在技術和成本上全面落敗,迅速被主流市場淘汰。

2009年,薄膜電池組件的全球市場份額僅剩14%,並且還在持續萎縮。除了美國的First Solar,全球範圍內基本沒有上規模的薄膜電池生產企業。

在國內,新能源領域的風雲人物施正榮和彭小峰都曾重金下注薄膜發電,均以失敗告終。

但李河君覺得這是個機會,“別人不要的,正是我們的機會”。

他看中的是薄膜化、柔性化材料的應用前景。理論上講:只要有陽光,萬物都可以覆蓋薄膜材料發電。從而有機會顛覆人類目前普遍採用的集中發電與電網送電模式,真正讓能源個體化、自由化。

在他的構想中,從飛機到輪船,甚至汽車也都可以用它能源自足。而要做到這一步,更具廣泛實用性和可塑性的薄膜化、柔性化,讓能源自由化,移動化,才是太陽能解決能源困境的最正確答案。

但更重要的是,技術之外,李河君的堅定信念,還與漢能的經歷有關——做正確的事,即使它困難,這是他通過金安橋歷練出的戰略抉擇學。

兩項結合,促使他轟隆隆把戰車開到了薄膜發電這個領域,成為當時中國唯一專註薄膜發電為技術路線的大佬級人物。

在他眼中,那些不搞或者搞反對搞薄膜的人,要麼是無能,沒有看準太陽能的終極場景,要麼是無膽,寧願做容易但錯誤的事。總之都是鼠輩,不足為慮。甚至,他公開對一些晶硅企業搞地面光伏電站深表鄙夷、略微同情,他放出了一句狂言:

“如果你還認為光伏的出路是做地面電站或者併入電網,那你就完全沒理解趨勢。”

更有甚者,因為市場對光伏的普遍認識都還停留在晶硅里,他乾脆直接給自己取了個新名字:薄膜發電,並公開劃清界限,不再把自己跟光伏混在一起說了。

一棍子打死幾乎所有人,這當然讓他沒朋友。很多光伏業內大佬都公開向他開炮。而從2009年開始,他到處講述自己龐大的太陽能薄膜計劃——短期目標是2012年實現產能300萬千瓦;終極產能目標1000萬千瓦,超過全球薄膜光伏組件年產能。

這個聽起來甚至有點玄虛的目標,更是招致行業內一片噓聲,不客氣的業內人士,直接批評他是大忽悠、大騙子,瘋子。

但李河君顯然並不在意。

他要做的,是像當年拿下金安橋水電站一樣,用槓桿撬起一個薄膜發電的帝國,更何況,他手裡的牌,要比當時好得多。

03 深籌玩家,千億帝國成型

光伏產業是一場未來之戰。但李河君卻並不想等未來來了再開戰。

要把薄膜發電做成,有幾個條件是少不了的。

一是口袋深,持續大資金投入;二是高精尖,必須有世界頂尖的技術才能建立競爭力;最後還要有耐心,扛得住,大筆大筆的錢扔進去,看不到結果,要願意堅持下去,並且有能力繼續往裡扔。

李河君的選擇是,直接用口袋深解決一切問題。沒有團隊,他去買。沒有技術,他去買。別人算的是,我能做什麼搞到錢,他思考的,我有錢能搞到什麼。

對於彼時的李河君而言,錢,似乎是最不成問題的問題。

在他手裡,的確捏着一張好牌:金安橋水電站。

2011年,金安橋水電站一期正式併網發電,所有人都對李河君刮目相看,他本人更是逢人便講:“它就是個印鈔機,每年能賺幾十億”。

與此同時,產業的扶持政策也趕來幫助漢能與李河君了,國開行放開對光伏產業的貸款后,給了漢能300億元貸款授信額度。

現金奶牛,充足又帶有國企背景的授信,成了李河君橫掃產業的兩大利器。

2010年秋天,海口市政府一行人受邀來到漢能北京總部考察。

歡迎酒宴上,李河君提出,要用10年時間,在海口投資175億元建設薄膜電池生產基地。

這一年,海南省的GDP在全國排名倒數第四,海口市全年GDP不足500億元,迫切需要招商引資。

迫切的海口,及時敲打了一下李河君——10年未免太久,另一家光伏巨頭英利不到一年就在海南投產了。

聽了這句話后,李河君的回答是:“那就一半,五年。”

言談間,李河君張口閉口就要“滅掉英利”。問他太陽能薄膜技術好在哪裡,他說相當於“彩電中的液晶技術”,不僅成本低,而且最先進。

海口方面本來對漢能的資金實力有所顧忌,可李河君一句“漢能是國開行的長子”,瞬間讓一行人吃了定心丸。

當年10月,作為“海南省和海口市重點建設項目”,海南漢能硅基薄膜太陽能研發製造基地項目順利簽約。

海口政府拿出了最大的誠意。漢能成立的海南光伏有限公司的註冊資本6億,有3億是海口市政府提供的無息借款。在政府協調下,漢能又從海口農信社獲得5億元貸款,從海南省工信廳爭取了6000萬元的項目扶植資金。

拿地價格也給了極大優惠。25萬一畝的工業用地,漢能只用10萬就拿下了;當時報價超過110萬一畝的周邊配套用地,漢能拿地價僅為30萬元。

但除了李河君和少數漢能高管之外,沒人想清楚的是,他們可能都掉進了一場由漢能編織起來的遊戲中。

根據財新報道,漢能的海口一期項目計劃投資約24億元,除了地方政府和銀行提供的8億元,通過高報設備投資等方式,漢能的實際投資不足4億元。

而在2013年,國家審計署發布公告,指出廣東漢能光伏10兆瓦光伏發電項目單位存在多報建設規模和裝機容量的現象,違規獲得中央財政金太陽示範工程補助資金2637.25萬元。

這實際上意味着,在一個又一個光鮮的項目背後,實質卻是“政府出資三分之一,銀行出資三分之一,漢能自己出三分之一,有時漢能連自己的三分之一也不出”。

但正是通過這種“三三制”的方式,漢能的雪球越滾越大。

在短短2年多時間,李河君成功遊說了海南海口、四川雙流、廣東河源、浙江長興、山東禹城、江蘇南京、邳州和武進、黑龍江雙鴨山、青海、江西等地方政府及銀行,加入這個號稱總投資額近2000億元的太陽能帝國。

然而在之後的幾年裡,這些項目絕大部分沒能如期投產,負面消息不斷。

產業儘管振作無術,可是在外表看起來,李河君和漢能的薄膜發電產業,卻讓人眼花繚亂。

工業型無線充電裝置、精密加工元件;貨櫃屋優勢特性有哪些?QR CODE 捲袋包裝機。幫你考照過關,堆高機裝卸操作教學影片大公開 !專業客製化禮物、贈品設計,辦公用品常見【L夾】搖身一變大受好評!如何利用一般常見的「L型資料夾」達到廣告宣傳效果?貨櫃屋設計,結合生活理念、發揮無限的創意及時尚的設計, Check AOI on tape components。真空封口機該不該買?使用心得分享!好的茗茶,更需要密封性高的茶葉罐,才能留住香氣!臭氧機推薦。特殊造型滑鼠墊去哪買?金誠運用中古貨櫃屋,重新改造各式活動展場、代銷中心、旅遊渡假空間,皆可依顧客需求製作。實驗型均質機攻戰消費者第一視覺,包裝設計很重要!隨時健康喝好水,高品質飲水機,優質安全有把關。測試專家告訴你如何好好使用示波器空壓機合理價格為您解決工作中需要。客製專屬滑鼠墊防盜設備/系統

2012至2014年,李河君先後將德國Solibro、美國MiaSolé、Global Solar Energy和Alta Devices等多家公司收入麾下。全世界在薄膜太陽能技術與生產方面領先的公司,除了打死也不賣的,他幾乎都給買下了。

幾年下來,在薄膜發電領域一窮二白的漢能,瞬間成為全球薄膜太陽能的高富帥。通過併購、消化吸收及整合創新,李河君擁有了硅鍺、銅銦鎵硒、砷化鎵等薄膜發電領域的最主流產品技術路線,而且都代表着世界最高水準。如砷化鎵(GaAs)組件的最高轉化率達到30.8%,全球只有他漢能一家能辦到。

2014年2月,漢能還獲得一項全球最具影響力的科技商業獎項——麻省理工學院《科技創業》(MIT Technology Review)“全球最具創新力企業”,並位列第23位,成為國內能源領域唯一上榜企業。

通過全球的技術整並,李河君還同時完成了從上游高端設備製造,到中游生產太陽電池能板,再到下游發電全產業鏈的布局,並打出全球化清潔能源公司,全球薄膜太陽能發電領導者的漢能新旗幟。

然而諷刺的是,在歷年的太陽能組件出貨量排名榜單中都沒有漢能的名字。所謂“技術第一”之外,漢能對於“度電成本”這項光伏行業關鍵指標,也從來絕口不提。

在李河君的口中,只會出現那些看得見的產業項目,以及一項項併購、技術、專利、獎項,它們共同組合起來,變成了一個“全球規模第一、技術第一”的薄膜太陽能帝國故事,以及隨之而來的資本神話。

3月5日那一天,漢能薄膜發電的股價衝到了9.07港元,李河君持有的股權,因此價值2552億人民幣,他因此超越了所有互聯網新貴、房地產富豪、以及昔日的製造業大佬,躋身中國內地首富。

漢能的市值也一度超過3000億港元,比李嘉誠旗下的長江實業更高。

在隨後面對媒體時,李河君做了一個既謙虛,又聽起來很虛偽的回答:自己對首富並不關心。

但在談到漢能薄膜發電的股價表現,他卻做了一個很有誘導的回答:這是市場對未來光伏產業到底屬於薄膜發電還是晶硅的回答。以及,他甚至直接回應那些一直高喊看不懂漢能,以及懷疑漢能股價有貓膩的人:

他們都沒有讀懂漢能,也正因為沒讀懂漢能,所以賠得很慘。

04 一夜崩塌,中國首富末路狂奔

在技術和產業上讀懂漢能,並不困難,真正難懂的,是李河君的野心。

他曾經提出過的一個口號是:漢能要代表中國打贏第三次工業革命。

2013年,李河君署名出版了一本書:《中國領先一把》,宣揚自己對第三次工業革命的思考與實踐。當然,也不忘濃墨重彩地闡述薄膜發電的各種優勢,以及漢能已在這個領域可以吹出的牛皮。

在李河君看來,每次工業革命的核心是能源革命。第一次是煤炭替代木材;第二次是石油替代煤炭;第三次就是正在發生的太陽能替代石油。而在太陽能代替石油的革命里,薄膜發電將贏得最終也是最大的勝利,並顛覆人類利用能源的方式。

▲2015年電視劇《溫州兩家人》

李河君說,每一次工業革命都會推動一個大國的崛起。第一次是英國,第二次是美國,而第三次就會輪到中國了。在最新一屆全國政協大會上,他更直接呼籲:要把以薄膜為主導的移動能源作為我國經濟新的增長極來培育。

除了出任全國工商聯副主席、政協委員、將漢能總部扎進奧林匹克森林公園,李河君還在漢能的18條司訓中列入了這樣一條:因祖國強大而強大。

“國運則我運,國家沒運我們都沒運。”配合這個解釋,李河君為漢能設定了一個理想:要像美國的微軟、蘋果和韓國的三星一樣,成為中國企業的代表。

然而這些聽起來和企業很不相符的口號,卻恰恰如同一陣陣強心劑,總是可以在資本市場上得到回應。而與這些口號相配合的,則是漢能一次又一次針對財報的精彩財技。

財報显示,2013年漢能薄膜32.74億港元的營收100%來自母公司漢能控股;2014年上半年,營收的98.7%來自漢能控股。2010年-2015年,漢能薄膜累計營收148億元,幾乎全部是向母公司漢能控股銷售設備所得。

同時,母公司漢能控股也是漢能薄膜最大的供應商,2013年佔比達到54%。

漢能的業務模式相當簡單:第一,把自己的生產設備和生產線賣給母公司漢能控股及其附屬公司;第二,把母公司漢能控股製造出來的組件買回來,然後安裝到相關的發電站上。

憑着這種“自產自銷”的關聯交易,在光伏行業普遍虧損的情況下,漢能卻逆勢大賺,2014年毛利率高達85.1%,凈利潤率53.8%。從2014年開始,漢能的股價就扶搖直上,從1港元多飆升到2015年3月9.07港元的高點。

2015年大概是李河君最為狂飆猛進的一年,挾股價上漲和“中國首富”光環,他甚至對着媒體放出了“121計劃”的狂言:到2020年,漢能將實現銷售收入一萬億,市值兩萬億,盈利一千億。

說出這番話的時候,無論是投資者,還是李河君本人都不會想到:此時的漢能,很快便將烏雲蓋頂。

2015年5月20日,李河君飛到了北京,出席漢能清潔能源展示中心的揭幕儀式。為了這場活動,他甚至放棄了參加香港的股東大會。

鮮花叢中,紅毯之上,李河君開始了自己的演講。走下台後,他才從助理口中得知了一個消息:在他演講的25分鐘里,在無實質利空的背景下,漢能薄膜發電股價被腰斬,從7.35港元最低跌至跌3.88港元,公司市值蒸發了1435億港元。

根據在場媒體的觀察,座位上的李河君臉色大變,一言不發。

漢能的多米諾骨牌,正是從此時開始倒下的。

7月15日,在主動申請臨時停牌兩個月後,漢能薄膜被香港證監會勒令停止股票交易,並不得復牌。證監會對漢能立案調查的主因是漢能薄膜發電與母公司漢能控股集團的關聯交易、涉嫌內幕交易、操縱股價。

漢能薄膜的關聯交易事件曝出后,漢能被迫宣布終止內部關聯交易。2015年,漢能業績“大變臉”,營收驟降至28億港元,凈利潤從2014年的32億港元變成虧損122.34億港元。

在2016年的年會上,李河君召集了所有“漢能系”高管,做了一番名為《沒有什麼能阻擋漢能前進的步伐!》的慷慨講話:

“漢能這艘船,經歷了一場暴風雨的洗禮后,從今天開始,重新起航!”

05 一地雞毛,昔日帝國土崩瓦解

無論是李河君、投資者,還是漢能的員工,都沒有想到,離開了關聯交易、牛皮與光環,漢能這艘船想要重新起航,竟然會那麼難。

在此後的一兩年裡,漢能先後嘗試推出“漢瓦”等民用產品,宣布與特斯拉、摩拜等企業合作,與奧迪合作研發太陽能汽車……

▲2017年,漢能推出薄膜發電建材“漢瓦”聲稱要改變“世界的屋頂”

這些雷聲大,雨點卻小的行動,只能短暫地緩解漢能的賬面數據——2016年的凈利潤為2.52億港元,2017年為2.61億港元。在業績最亮眼的2018年,漢能實現了營收212.5億港元,凈利潤51.93億港元,同比增長18.9倍。

但凈利潤無法掩蓋的是,漢能2018年全年現金流為-18.73億元;總負債148.28億元,流動負債126.59億元,負債率高達85.37%;賬面現金3.14億元,應收賬款119.88億元。由於無法判斷應收賬款能否如期回款,審計年報的最終結果是“保留意見”。

更能反映漢能糟糕的財務狀況和實際現金流的,卻是一些財務報表之外的事實:

2018年,漢能薄膜發電集團發布了一個“358條款”:18級的總裁,每個月只發8000元薪水;16級的總監每個月只發5000元薪水;14級以下職工每個月只發3000元薪水。不簽“358協議”的員工,每個月只發放最低工資標準的2120元,三個月之內不簽字的直接解除勞動合同。

2018年7月,漢能集團還“要求”15級以上的員工購買金融產品。認購最低20萬元起,級別越高,認購額度越多。如果員工認購完成率低於50%,可能會被辭退,高於50%但不到100%則可能被降薪。

此外,據財新報道,漢能還長期拖欠經銷商、供應商款項。曾有經銷商前往漢能總部拉橫幅討要各項欠款,總計約4-5億元。

漢能的危機,最終還是爆發了。

2019年5月28日,漢能集團未準時發放薪酬,發薪日被拖延到了5月31日。員工們沒想到,這也是最後一次領到工資。

6月,漢能集團各分子公司全面停薪,僅少數部門正常發放薪酬。7月10日,漢能方面承諾會儘快補發6月未發放薪酬;可到7月28日發薪這天,漢能既沒有補發6月應發薪酬,也沒發放當月薪酬。

從8月開始,漢能集團停繳了員工社保、公積金。員工報銷款也開始停發。9月19日,一名漢能員工因被拖欠工資等各項費用共計44萬元,生活難以為繼,爬上辦公樓頂層欲自殺,后被公安人員救援。

據界面新聞當時報道,漢能有近7000人被拖欠了五個月的薪酬,平均每人超10萬元。加上拖欠的公積金、社保等費用,漢能集團目前所欠員工薪酬至少10億元。

2019年10月11日晚,在經歷了三輪談判后,數百名討薪員工將位於北京奧森公園附近的漢能總部團團圍住。

從今年10月8日起,討薪員工代表前後與漢能方展開3輪談判。僵持3天後,他們最終只拿到總計5萬元補償款。

大家自願將這筆錢給了一名不久前剛剛確診了癌症的困難員工。由於公司拖欠工資和單方面停止繳納社保和公積金,這名急需治療的病人,發現自己已經沒辦法正常使用醫保卡了。

“李河君已經跑路了”“漢能這回徹底完蛋了”……各大社交平台上,漢能“欠薪門”持續發酵。

“李河君出來!”“還我血汗錢!”的喊聲中,直到10月15日,李河君終於站了出來,發布了致全體員工的一封信首次回應漢能集團欠薪事件。

在信中,他承認漢能集團確實出現員工薪資緩發和社保停繳等情況,但堅稱自己不會“跑路”,漢能也不會“完蛋”。

他給出的承諾是,漢能集團目前正在陸續發薪,“預計11月應該可以恢復正常發薪”,同時,從11月起公司除正常發放工資外,還會給員工補發所欠工資每月的50%,直到全部補齊為止。

但這個承諾的背後,卻藏着一個揪心的事實:以漢能的能力,基本上很難兌現這個承諾。

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李河君為漢能的狀況給出了如此解釋:

“從2015年被停牌之後,銀行斷了公司的貸款來源,我只能通過私人朋友去借錢。這800億元的投資大多用在了技術研发上面。我們向各地產業園大量賣設備,但沒想到賬款回收太難。”他表示,公司累計有600多億元的應收賬款收不回來。

無論應收賬款是真是假,漢能事實上都已經開始了墜崖,甚至連李河君最引以為傲的優質資產,都被擺上了交易桌。

2019年8月15日,北京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官網發布公告稱,將分別拍賣金安橋水電站有限公司40.48%股權及10.88%股權。

儘管拍賣隨後被撤回,但一度被視為李河君最有價值資產的金安橋水電站,其實際價值因此曝光。

拍賣評估價显示,李河君號稱市值超200億的金安橋水電站的如今估值僅為27.46億元。

事實證明,李河君在這塊資產上的牛皮也吹過了。從2015年-2017年,金安橋水電站有限公司主營業務收入分別為21.75億元、15.16億元、11.13億元;凈利潤分別為3.10億元、2.18億元、-2.56億元。

2021年7月,位於北京市朝陽區奧林匹克森林公園內的漢能總部被拆除。一位漢能前高管曾對媒體表示,漢能部分人員已於2020年已從奧森公園的辦公地址搬離。

而根據其他媒體報道,自2020年7月後,漢能以重組后的石農控股集團身份進行實際活動。有趣的是,據石農控股集團官網介紹,該公司的主要產品為薄膜太陽能、漢瓦、漢牆、太陽能汽車等,這些產品均為漢能此前開發推出的產品。石農控股集團主推的砷化鎵高效薄膜太陽能電池技術,同樣是漢能此前主推技術。

作為靈魂人物的李河君,則深居簡出絕不輕易露面,在長達兩年多的時間里,似乎始終有一隻看不見的手,在指揮這家與漢能看起來有千絲萬縷聯繫的“新公司”。

李河君再次步入公眾視野,已經是2023年1月的事情了。

2023年1月10日晚間,據財新報道,自2022年12月17日,漢能系創始人、漢能控股集團前董事局主席李河君被遼寧錦州警方帶走協助調查后,截至2023年1月10日仍未放回。

從借來的五萬元起家,繞了一大圈,李河君又回到了原點。

回過頭看,無論是創業之初在中關村賣电子元器件、計算機,後來做貿易、投礦產、做礦泉水,還是投水電、搞薄膜發電,李河君總是眼光毒辣,緊跟甚至超越時代的腳步。

在許多人眼中,他是一個優秀的戰略家,卻絕不是一個合格的執行者。

但對李河君更真實的描述,恐怕是一個被狂信與執念包圍的人。

金安橋水電站建成以後,他覺得沒什麼事是不可能的。他堅信往日的成功能夠複製。他拿着金安橋水電站的故事反覆講給別人,也講給自己。

他不是不知道薄膜發電技術上多難突破;從一項新的技術,到用戶培育、成本控制,再到後續的商業化落地、產業配套,真正大規模商用有多難。

但他還是“說服了”自己。正如他曾提出的口號那樣,“漢能,無所不能”。

他曾說,成功的秘訣之一就是“這件事還沒有發生,你要當它已經發生一樣去做”。

據說,李河君喜歡在閑暇之時研究《道德經》。他從來不認為自己是個賭徒,他說指引他做金安橋和薄膜發電的是“感知未來的能力”。

作為一場可以被量化的智力遊戲,在一些時候,李河君或許真的在商業世界里,摸到了感知未來的神奇能力。但歸根到底,商業又是一場與自己的慾望進行搏鬥的精神遊戲。

在這樣的遊戲里,失去節制的人,最終都會失去自己。

https://www.tmtpost.com/6377930.html

work_outlinePosted in 工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