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用咖啡磨豆機如何選?平刀or錐刀?兩款代表磨豆機硬碰硬評測,究竟誰更強!

哈嘍呀,兔牙先生來了,我會經常在專欄【兔牙咖啡館】中更新有趣的咖啡內容,喜歡咖啡的小夥伴可一定要關注我和我的專欄呦!
“這是屬於咖啡的時代,喝咖啡不僅是種享受,而且充滿樂趣。”——James Hoffmann
我們平時所喝到的咖啡,從烘焙好的咖啡豆開始,經過研磨,萃取,最後得到這杯咖啡。在這個過程中,磨豆機的研磨非常重要,可以說再好的咖啡豆,沒有經過好的研磨,會讓咖啡入口的風味大打折扣。
所以很多前輩在關於咖啡器具的選擇這個問題上,都是建議在預算內盡可能投資給磨豆機。

※ 為什麼咖啡磨豆機如此重要?
咖啡豆的研磨,其實就是將完整的咖啡豆,經過磨豆機研磨成非常非常細小的顆粒。

而假設咖啡豆經過研磨豆機的研磨,能夠得到大小均勻一致的顆粒,那麼理論上我們經過萃取就能得到一杯乾凈且風味集中的咖啡液體。

而如果咖啡顆粒大小不均勻,那麼每一顆咖啡顆粒的萃取率就會不同,也就是我們經常所說的萃取不均勻,如此就會影響到這杯咖啡的風味走向。
雖然前面假設的情況很難實現,但是好的磨豆機往往會帶來更均勻的研磨,即使你的咖啡豆再好,咖啡機再好,研磨不夠好,那麼一切都是白搭。所以投資一台好的磨豆機是非常值得的。

※ 磨豆機刀盤的種類
目前市面上主流的磨豆機按照刀盤種類來分,主要有三種:平刀、錐刀和鬼齒刀盤

通常來說,平刀磨豆機研磨咖啡豆是以“切、削”的形式,研磨出來的咖啡粉更多呈片狀。平刀研磨會更加均勻,咖啡粉粒徑分佈主要以單峰為主,研磨時需要較大的動力,聲音大,產生的熱量也更多。比如經典的Mahlkonig
EK43、E65S、黑鷹Mythos1、Lagom P64、Fellow Ode等等都是平刀磨豆機。

錐刀磨豆機研磨咖啡豆是“碾、擠”的形式,研磨出來的咖啡粉偏不規則的顆粒狀,均勻度沒那麼好,咖啡粉粒徑分佈主要以雙峰為多,即有明顯的粗顆粒和細粉顆粒。比如我們熟悉的Niche Zero、Mazzer Robur、Lagom mini還有新出的Fellow Opus,以及像司令官C40、KINU M47、泰摩栗子等很多手搖磨豆機,都是錐刀磨豆機。

鬼齒磨豆機的經典代表是日本小富士R-220,不過由於鬼齒刀盤在研磨時容易產生不均勻和較多細粉,目前使用的越來越少了,這裏就不再給大家推薦了。

除了前面這三種,市面上還有一種磨豆機使用的是2恭弘=恭弘=叶 恭弘 恭弘刀片,俗稱“砍豆機”,咖啡豆在這種磨豆機內會被這2恭弘=恭弘=叶 恭弘 恭弘刀片隨機亂砍,毫無均勻度可言,雖然它很便宜,但我的建議是“不要買”。

※ 家用磨豆機如何選?
前面跟大家介紹了常見磨豆機的種類,我們在很多咖啡館都能看到非常高大上的磨豆機,比如EK43、Mazzer等等,它們售價不菲,往往需要上萬元不等,但畢竟是商用產品,如果我們只是單純的作為家用磨豆機選擇,倒也不用買那麼貴的。

那麼該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家用磨豆機呢?我建議是從3個要點出發
1.預算
2.刀盤類型
3.外觀設計
首先是預算,作為家用選擇,大部分應該不會考慮過萬的產品(當然它們的性能確實值這個錢),綜合考慮產品品質、刀盤設計和研磨質量等多方面因素,依然建議大家把購買磨豆機的預算至少放在2000-5000之間。
在這個價位上的磨豆機,在刀盤設計上具有一定的水準,研磨質量也相對好一些,對於家庭咖啡愛好者來說就足夠使用了。比如我們熟悉的Lagom mini、Fellow Opus/Ode、HB64、Eureka MMG、Niche Zero、邁赫迪X54等等,都是非常主流的家用選擇。

其次是刀盤,刀盤主要爭論點就是在選擇錐刀還是平刀,其實這兩者各有優勢,我在前面也提到了,只是如果想同時兼顧手沖和意式使用,錐刀比平刀相對會便宜一些。還是那句話,在預算範圍內買最好的。
最後就是外觀,可能很多“前輩”給你推薦磨豆機的時候,都是把刀盤、粒徑分佈、散熱等等掛在嘴邊,但一台磨豆機的顏值也相當重要,尤其是作為家用,肯定很多小夥伴都希望搭建一個美美的家庭咖啡角,所以作為咖啡設備重中之重的磨豆機,顏值自然也不能成為短板。

※ 兩款代表磨豆機硬碰硬對比評測
前面我提到的Fellow Ode就是一款使用平刀刀盤的家用磨豆機代表機型,也是我目前家裡正在使用的磨豆機。我選擇它的原因除了它64mm平刀刀盤能夠提供高效的研磨質量外,顏值是我選擇的另一個重要因素。
Fellow品牌來自美國,其生產的咖啡器具極具設計感和美感,素有“咖啡圈蘋果”之名,是我非常喜歡的咖啡器具品牌,它家的Stagg EKG手沖壺、CARTER保溫杯、ATOMS豆罐、SHIMMER篩粉器都是我現在很喜歡用的產品(大家感興趣可以去搜我的評測文章哈)。
而前不久Fellow又新出了一台名叫Opus的40mm錐刀磨豆機我一直都很感興趣,從朋友那裡借了一台過來,正好就用它們來做一個平刀和錐刀家用磨豆機的評測,給不知如何選擇的小夥伴一些參考。

首先跟大家介紹一下兩款磨豆機。
Fellow Ode,最早發佈於2020年,是一款定位家用的咖啡磨豆機,我在之前也寫過它的評測,給我的第一印象就是非常具有設計感,而且價格不貴,在當時家庭磨豆機選擇不多的環境下,是一款非常優秀的產品。而在2022年加入了除靜電設計以及改良了刀盤,發布了Ode二代。

FELLOW電動ODE磨豆機Brew家用mini型手沖全自動意式研磨器咖啡豆研磨機 ODE黑色+GEN2代刀盤(已組裝)【圖片 價格 品牌 報價】-京東 (jd.com)
而在磨豆機Ode2代發布沒多久之後,Fellow又發布了自家全新的磨豆機產品Opus,採用了全新設計的40mm錐刀,不僅彌補了Ode不能研磨意式的不足,價格更是親民,不到2k元的售價不禁讓人有種Fellow背刺自家Ode的錯覺。
FELLOW電動磨豆機OPUS意式手沖咖啡豆研磨機除靜電商家用磨豆機 黑色【圖片 價格 品牌 報價】-京東 (jd.com)
這兩款應該是市面上定位家用非常具有代表性的磨豆機產品,一款是64mm平刀刀盤,一款是40mm錐刀刀盤,下面就來跟大家做一個對比評測,幫助大家選擇適合自己的磨豆機。

一、外觀設計
兩台磨豆機整體都是黑色外觀,並且在設計上有諸多元素相似。

Fellow Ode(Gen2)
Ode(Gen2) 採用了類似邁赫迪EK43的設計,刀盤於水平面垂直擺放,電機橫置,也是平刀磨豆機非常常見的一種設計。

Fellow Opus
Opus從外觀上能夠看得出來電機為垂直設計,錐刀刀盤水平擺放。

二、刀盤對比
下面我將兩台磨豆機的刀盤取出,順便看一下刀盤拆卸清潔方面,哪個更方便一些。

Fellow Ode(Gen2)
首先是Ode(Gen2) ,直接將刻度面板取下,擰開斜對角的四顆螺絲,就可以將刻度盤整個取下。

看到的就是平刀刀盤,前面的活動刀盤可以取下,依靠刻度盤來調節活動刀盤和固定刀盤的間距,來實現調節研磨度的目的。

取下中間的插銷,將活動刀盤取出,64mm的二代平刀刀盤,根據介紹,相比Ode一代刀盤,二代刀盤可以實現更大的研磨範圍,最細可以兼容到法壓壺或者是家用意式咖啡機。

不過我們需要注意,除非是更換刀盤,否則刀盤上的三顆螺絲不要輕易拆卸,平刀刀盤在出廠時都是校準過的,如果自行拆卸刀盤,可能會出現前後刀盤不水平的情況。

除了Fellow自家刀盤之外,Ode的可玩性還表現在可以適配64mm的SSP刀盤,官方建議搭配使用64mm Multi Purpose多功能刀盤,不僅能夠兼顧手沖和意式研磨,刀盤鍍鈦還能延長壽命。

Fellow Opus
接着我們來看錐刀的Opus,相比Ode,Opus拆卸刀盤就容易許多了,甚至不需要藉助螺絲刀等額外工具。只需要旋轉取下豆倉,就能看到中間的錐刀刀盤了。

這次在Opus上,Fellow使用了全新的40mm六星錐刀刀盤,通過與平刀不同的切割研磨方式,提供了從意式到手沖的全範圍研磨水平。內刀盤靠電機驅動旋轉,外刀盤固定不動。如果需要清潔,只需要旋轉上面這個金屬提手,就能將外刀盤取下進行清潔。

從刀盤的拆卸容易度和清潔容易度上,錐刀的Opus有明顯的優勢,無論是拆卸還是清潔都相對更容易一些,而平刀的Ode則需要藉助螺絲刀才能拆卸清潔。

三、研磨度調節
對於磨豆機來說,研磨度是否調節方便,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尤其是家用磨豆機,很多時候需要兼顧手沖和意式研磨,所以大家在選購磨豆機的時候,要非常注意這款磨豆機的研磨範圍、調節方式以及是否支持微調(意式製作需要)等等。
下面我就對Ode和Opus這兩款磨豆機的研磨度調節對比一下。

Fellow Ode(Gen2)
Ode一代和二代在研磨刻度上都是具有31段可調節範圍,只不過二代改進了刀盤,能夠覆蓋從摩卡壺到手沖的研磨範圍。

如果要調節研磨度,只需要扭動前面的轉盤,指針指向的就是當前刻度。

下圖分別是Ode磨豆機搭配二代刀盤,刻度在11、6、3、1時的研磨情況。因為手頭沒有相關儀器,無法準確測量研磨粒徑分佈,不過根據經驗,大概在2-3之間,跟我習慣的手沖研磨度相似。由於我使用的是二代刀盤,即使是刻度調至最小(刻度1),也沒法達到我日常意式使用的研磨度。如果想製作意式,建議小夥伴更換為SSP 64mm MP刀盤。

Ode從發布之初,就因為無法達到意式研磨而讓很多小夥伴感到遺憾,在經過二代改進刀盤設計后,雖然可以覆蓋到摩卡壺和家用意式機的研磨,不過由於本身電機限制,加上不支持刻度微調,即使更換了SSP MP刀盤,製作意式咖啡時多少也會收到一些影響。
畢竟Ode定位主要是以手沖為主,所以以意式為主的小夥伴,還是建議添置一台專業的意式磨豆機,或者像Opus這種全範圍研磨的機器。

Fellow Opus
Opus具有41檔可調節研磨度,覆蓋全範圍研磨,可以滿足手沖、意式、法壓壺、冷萃等多種萃取形式,相比很多專業的手沖單品磨豆機或者意式專用磨豆機,這種全範圍研磨的機器更適合家庭使用。

Opus研磨度的調節也非常方便,直接撥動刻度調節桿就可以,指向的位置就是當前刻度。這裏每一小格的調節是0.05mm,比如你想要刀盤間距為1mm,那麼扭至20格即可。

下圖分別是Opus磨豆機刻度在10、6、2、1時的研磨情況。可以看到,在刻度6的時候,基本上就跟平時手沖粗細差不多,而在刻度2的時候,已經能夠達到平時的意式研磨粗細,最細刻度甚至能夠達到類似麵粉的細膩。

而且Opus作為Fellow正式支持意式研磨的磨豆機產品,自然是支持微調的。當我們想微調時取下豆倉,看到的這個藍色部分就是微調功能了。這裏面具有10個小刻度,每調一小格相當於刀盤間距調整0.033mm,所以搭配外面的41個刻度,我們就有了上百個非常細微的調節空間,完全可以滿足意式研磨的需求。

具體操作如下,使用兩根手指下壓藍色中間的箭頭區域,然後扭動手指,就可以進行調整。

如果小夥伴在家手沖和意式都要兼顧,那麼選擇新出的Opus就非常方便,而且Opus還更便宜呦~~~

四、手沖咖啡研磨及製作
介紹完了兩款磨豆機的硬件設施,下面就來分別從手沖咖啡和意式咖啡兩個角度測試一下Ode和Opus這兩台機器的表現如何。
研磨速度對比
用平刀和錐刀來對比研磨速度,其實結果大家都是心知肚明的,平刀必然要快於錐刀研磨。不過我還是使用了20g咖啡豆來測試,馬賽克拼圖磁磚客製化以認真精妙的陶瓷創作精神,將藝術傳達到世界上各個角落;竹北床墊工廠中壢木地板公司推薦推薦設計師是對有關美學事物設計物者的一種專稱,馬賽克磁磚diy教學記錄,新竹床墊工廠古今可稱發明家。推薦沙發修理,老師傅的專業手工!新竹床墊中古屋大改造,提供馬賽克磚拼貼!新竹床墊推薦教你如何運用馬賽克瓷磚自行DIY創作在磁磚的世界裡。竹北床墊、隔音防火工程施工案例分享想去花蓮泛舟要注意什麼呢?馬賽克磚diy並且調至了相似的手沖研磨度。
實測發現,使用Ode研磨20g豆子至手沖研磨度,花費8秒;而使用Opus研磨20g豆子至手沖研磨度,花費23秒。這也是刀盤結構和研磨原理所決定的。

研磨噪音對比
大家都知道,平刀刀盤由於設計原因,需要使用更大的電機扭矩來驅動,所以運行時也會有更大的噪音,而錐刀磨豆機相比起來就會安靜很多。下面使用分貝儀進行測試,平刀的Ode在研磨時音量為79dB,這個音量對耳朵還是有些刺激的,而錐刀的Opus在運行時音量僅為67dB,比我們平時說話的聲音還要小,而且較為柔和。

Fellow Ode(Gen2)
下面使用Fellow Ode搭配二代刀盤,進行手沖咖啡嘗試,這裏我使用了最近新買的一支CASINO MOCCA的日晒埃塞GUJI
CASINO MOCCA是來自匈牙利布達佩斯的精品咖啡烘焙品牌,成立於2013年,他們與挪威著名的生豆商Nordic Approach有着長期的合作關係,所有有着不錯的生豆品質,在歐洲也有很多咖啡館與他們合作。

產地:Shaiso,Guji,Ethiopia
豆種:Heirloom
種植海拔:1900-2100m
處理方式:日晒
風味描述:杏子、啤酒花、紅茶

稱取20g咖啡豆研磨,使用1:15粉水比,分三段注水。

使用Ode搭配二代刀盤,製作手沖咖啡,能夠喝到甜美的杏子風味,乾淨度非常好,圓潤順滑,酸質也非常明亮。

Fellow Opus
使用了與前面相同的這支豆子,稱取20g咖啡豆研磨,使用1:15粉水比,分三段注水。

使用Opus製作的手沖咖啡,同一支豆子表現出了更為醇厚紮實的質地,口感比較飽滿,能夠感受到多層次的風味,紅茶的尾韻。

五、意式咖啡研磨及製作
如果作為家用磨豆機的選擇,那麼全範圍研磨對於家庭用戶來說就方便許多,無需置辦多台磨豆機。
現在越來越多小夥伴開始在家製作意式咖啡了,無論是比較高端的辣媽、Slayer、Lelit等等,或者是類似Flair、9Barista等手動意式咖啡機,想要製作出合格的Espresso,還是需要一台專門為意式設計的磨豆機。

所以下面就分別使用Ode和Opus來製作意式咖啡,看看它們表現如何。

Fellow Ode(Gen2)
在前面研磨度的測試時,已經跟大家交待過了,由於Ode搭配二代刀盤的原因,還不足以支持意式研磨,除非是更換SSP刀盤,而且由於沒有微調,所以在研磨方面,Ode明顯更傾向於手沖咖啡的製作。
稱取22g咖啡豆並使用Ode的最細刻度研磨。

由於粉罐沒有設計適配意式手柄,所以只好先將其倒入另一個58mm口徑粉罐,再轉入意式手柄,過程稍有不便。

不出所料,咖啡流速非常的快,而且沒什麼油脂。看來介紹的確實如此,Ode二代刀盤並不適合意式咖啡的製作。而且由於平時我都是用Mythos1,所以也就沒有給Ode更換SSP刀盤,暫時無法測試更換了SSP刀盤后的Ode意式表現如何。

Fellow Opus
下面我們來看一下Opus的意式表現,因為它在發布之初,就號稱支持包含意式在內的全範圍研磨,在研磨度測試中,也能研磨足夠細的咖啡粉。
稱取22g咖啡豆研磨。

非常貼心的接粉罐設計,可以適配54mm和58mm兩種不同的意式手柄,只需要倒扣過來,就能將粉填入粉碗內。

流速非常不錯,濃縮的質地也很好。

油脂也很豐富。

首先製作一杯拿鐵,豐厚的油脂,也更容易拉花。

拿鐵入口香甜,一杯柑橘、熱帶水果調性的牛奶咖啡,圓潤順滑,咖啡和奶香味能夠很好地融合在一起。

接下來再製作一杯美式咖啡試試。

將濃縮倒入馬克杯中,然後加入55℃熱水。

美式更能表現出這份濃縮的品質,乾淨柔和,圓潤飽滿的甜感,尾段也沒有雜味,看來Opus在意式咖啡的表現上還是很不錯的,完全能夠滿足家用意式的出品。

尤其是研磨度微調的設計,以及適配意式手柄的接粉罐,都看出來了它的定位,不愧是Fellow主打全範圍研磨的產品,各個方面都考慮到了。

六、細節設計
Fellow在我心中簡直就是設計狂魔的存在,每一款產品不僅特別好用,而且顏值在線,充滿了設計感。當然Ode和Opus這兩款磨豆機也不例外,不僅外觀精緻漂亮,擺放在檯面上也是一道風景,同時還有很多貼心的細節設計,方便我們的使用。
下面就來跟大家介紹一下這兩款磨豆機在細節處的一些小心思,看完后,也許你就會更喜歡它們了一點呢。

巧妙的開關設計
Ode的開關鍵設置在了底座右下角的位置,按下即可啟動,同時設計了空轉自動停機的功能,當豆倉內豆子研磨完畢后,電機會自動停止運行,非常方便。

Opus的開關鍵與Ode設計在了相同的位置,連風格都保持了一致,不過卻取消了Ode的自動關停功能,每次按下啟動按鈕將運行30秒,當然也可以研磨中再次按下停止研磨。在開關鍵旁邊也貼有操作說明,按下1次運行30秒,連續按2次運行60秒,連續按3次運行90秒,最多單次運行時間為2min。

在前面的測試中可以看到,我使用手沖刻度研磨20g咖啡豆大概花費23秒,也就是說正常我們手沖,按一次開關就足夠了。在我研磨意式的時候,22g豆子研磨了29秒,差一點時間就不夠了,這是由於刀盤間距變小,所以研磨所花費的時間也就增加了。所以小夥伴如果是做20g以上的意式研磨,建議連續按2次開關,這樣也能給排出殘粉留出一些時間。

不同卻都很有效的除殘粉設計
最早在出粉口設計彈片的是誰呢?大家首先想到的應該就是磨王EK43了,每次結束研磨后,都會伴隨着使用者“bang~bang~bang~”的聲音,將通道內的殘粉彈落。

Ode在出粉口一側也設計了一個彈片,不過相比EK43的粗獷,Ode的彈片設計更為精緻,金屬材質。每次研磨結束,我們只需要用大拇指輕輕撥動2-3次,利用機身的震動將通道內的殘粉彈落。

(這精緻的小手感,好解壓呀,根本停下來~~)

而在Opus身上,我找遍了機身也沒看到彈片的存在,後面看了介紹才知道,原來Opus並沒有保留出粉口的彈片設計,那麼它是如何實現排空通道內殘粉的呢?
秘密就在它的這個豆倉蓋了,相信大家都看到過EUREKA的Blow Up豆倉,利用空氣的衝擊力將通道內殘粉排出,這樣的方式更加高效。

而Opus嚴絲合縫的豆倉蓋,就可以利用一下,在研磨尾段,我們提起豆倉蓋,然後迅速下壓2次,同樣也會形成一股衝擊力,將通道內的殘粉排出。

出粉口除靜電設計
相信使用過磨豆機的小夥伴,一定都會對靜電吸粉現象頭疼不已。現在比較主流的做法,一個是在磨豆前噴少量水份,增加豆子的濕度,減少研磨時產生的電荷;另外就是在出粉口增加等離子發生器,消除咖啡粉附着的電荷。
Ode二代除了刀盤的改進,還有就是在一代的基礎上增加了離子除靜電設計,可以減少出粉口的吸粉情況。
在實際使用中,確實比一代使用時情況好了很多,不過由於平刀刀盤轉速快,研磨時就會產生更多的靜電,所以依然還是會殘留一些細粉和銀皮吸附在出粉口。

而Opus同樣加入了離子除經典設計,加上錐刀研磨本身靜電就少,所以在研磨后出粉口非常乾淨,殘粉少,強迫症患者表示極度舒適。

磁吸接粉杯設計
Ode的接粉杯為金屬材質,內壁除了刻度指示,還有2個擋片,方便在倒粉的時候撒漏出去。

Opus的接粉杯改用塑料材質,更加輕巧,內壁相比金屬材質,更加不易吸附細粉。而且同樣設計了方便倒粉的傾角設計,使用下來,我個人更喜歡Opus接粉罐的手感。

而且設計了2種蓋子,分別適配手沖研磨和意式研磨,如此貼心的設計,愛了愛了。

這兩款磨豆機的接粉杯,底部都具有磁吸設計,只需將接粉杯推近出粉口,就會依靠磁吸的力量精準定位,防止發生接粉時漏粉的情況。

Opus保留了Ode的這個設計,非常貼心。

豆倉蓋設計的小心思
Ode和Opus的豆倉蓋內都印有研磨刻度指示,而且Opus還給豆倉蓋開發出一個新的功能——取豆劑量器。蓋子內側有一大一小2格空間,將咖啡豆鋪滿小格子,大概就是20g豆子,將咖啡豆鋪滿大格子大概是40g豆子,而將整個蓋子鋪滿,大概是90g豆子。

雖然這樣的取豆方式並不十分精準,但在忘帶电子秤的情況下,也不失為一個好點子。

※ 最後
看完了以上關於家用咖啡磨豆機的介紹和兩款平刀錐刀磨豆機的對比評測,大家對於磨豆機的選擇有自己的想法了么?

沒關係,我將需求簡單整理為下面三種,方便大家參考>>>>>
① 以手沖咖啡為主,預算充足,建議上平刀磨豆機,比如我前面提到的Fellow Ode二代,搭配二代刀盤,整體表現為乾淨、甜美、平衡、醇厚飽滿。
② 以手沖咖啡為主,兼顧意式,預算充足,建議Fellow Ode二代+SSP MP刀盤,整體表現甜感會更加突出,順滑飽滿,而且能夠兼容中深烘焙的意式豆,表現也不俗。
③ 預算緊張,一台滿足家庭手沖+意式需求,建議Fellow Opus,整體表現均衡,醇厚度較為飽滿,具有層次感,能夠做全範圍研磨,性價比高。

最後,謝謝你看到了這裏,我會堅持在專欄【兔牙咖啡館】中更新有趣的咖啡內容,喜歡咖啡的小夥伴可一定要關注我和我的專欄呦!
喜歡請給個關注+點贊+收藏,有關於磨豆機的其他問題,也可以在評論區留言告訴我。你們的支持是我創作的最大動力!比芯兒~